入冬后进行疾病的高传染期,近期可观察国内确诊数微幅上升,事实上,不只台湾连邻近的日、韩、中国也呈现上升趋势,台大公卫学院陈秀熙教授认为:「未来面对疫情再起的时候採取多一点防疫措施,稍微紧缩让疫情较快得到控制,一但疫情受到控制后就不用严谨的防疫,属于动态防疫。六味安消胶囊的功效和作用
挤了三角区如何补救:在诊室里,一位泌尿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小女孩,诉说尿急、尿痛,有时还伴有发热、寒战、腰痛等症状。慢性咽炎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治好
挤了三角区如何补救:研究小组在猪身上做的实验表明,像红酒一样,特定种类的葡萄汁中含有大量多酚,可抑制一种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蛋白质生成,同时激活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。不会的拼音
」 日本连两波BA.5疫情高峰!疫苗失效是主因 Omicron 亚变种病毒持续影响各国,欧洲流行 BQ.1、美国则是 BA.2.75,亚洲国家也有疫情再起现象,特别是国人最爱观光的日本及韩国,疫情也在今年 12 月开始上升。尤其日本连续两波都是受到 BA.5 的影响,陈秀熙解释:「第一波八月到九月是 BA.5,12 月第二波还是 BA.5,主要是追加剂疫苗失效产生两波感染。」 国人也爱去的韩国,最近疫情也有上升,虽然整体上升幅度没有日本那么严重,目前刚开放国门的台湾会有一定的影响,需要提高警觉,看在公卫专家眼中最担心仍是中国大陆,陈秀熙指出:「虽然清楚看到通报的曲线是往下降,但中国自然感染及疫苗施打所形成的免疫保护力甚低,对于清零政策转变后所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。」 图片来源: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区中国解封时机点不佳!防疫能量挑战非常高中国清零政策在 11 月开始转变,Omicron 之下无法继续清零、需要解封,但解封的时机点看在专家眼中非常不适当,「主因为入冬时是传染疾病流行高,对于防疫能量挑战非常高。」根据中国官方提供数字无法釐清当地真实状况,主要民众不再需要进行 PCR ,确诊民众也改为居家照护,同时也取消落地检验、查验健康码、阴性证明等,自 12 月 14 日开始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,疫情感染数字没办法正确通报,但从对于药物的需求确诊个案非常多,对脆弱族群还是有一定影响比例。面对未来中国疫情的发展走向,国际上也有不少文献进行分析及推估,台大公卫林庭瑀博士指出:「《刺络针》根据香港爆发 Omicron 的经验,推估中国结束清零政策后感染率为 16 %,将有 1.7-2.8 亿人受到感染,每千人大概有 1.2 人死亡,大约会有 130-210 万人死亡。」即使各国面对一样的变种病毒,每个国家死亡率还是有差异,除了感染族群差异外,主要是有没有打次世代疫苗有关,如果有接种疫苗死亡率有机会更低,但中国疫苗覆盖率不高是个问题,在年长者疫苗覆盖率仅 40% 。此外,除了疫苗之外,「重症照护需求」的问题也会影响死亡率,观看医疗量能是否充足,以每 10 万人 ICU 床位数来分析,中国仅有 3.6 ,而台湾则是 30.9。《Nature Medicine 》一篇文献指出,中国一般病床虽然还是在可负担内,但是 ICU 则是供不应求,ICU 床数仅能负担6.4万,只是预估高峰期需求将来到 100 万,需求量高出 15 倍,代表在这样情况下并不乐观,需要有其他政策的介入。图片来源: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区利用中重症数值最为警戒指标利用 SEIR 做中国疫情估计,到 2023 年三月底约有 5.5 亿人受到感染,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感染,陈秀熙不讳言:「中国清零政策下,都没有Alpha、Delta 感染都没有自然感染的保护力,挑战中国在清零政策转变之后,一旦解封就会产生大量感染,同时牵涉到医疗照护不足,衰弱族群死亡的问题。」图片来源: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区尤其中国在无法把疫苗打到高的覆盖率、高效益的疫苗,就要注重重症照护。只是中国开放的脚步似乎没有停下,不久也有机会正式对外开放,主要考量全球经济、贸易、观光冲击下不得不开放,若清零政策转变之后产生社区大流行进而影响全球,影响不容忽视。迈入与病毒相处的第三年,当疫情再起则应着重于「防疫文明」,而随疫情变化精準化即时交替极为「动态幸福防疫」表现,陈秀熙说:「台湾可利用中重症数值最为警戒指标!」例如在 COVID-19 以前,台湾流感死亡率 1.8(每十万人/每週)、日本 COVID-19 高峰死亡则是1.7(每十万人/每週),反推确诊及中重症个案,陈秀熙指出:「每日确诊个案数在 2 万 5 是医疗可负担的範围内。」对疫情再起的时候採取多一点防疫措施,稍微的紧缩让疫情较快得到控制,新加坡也是利用此方式控制接连几波的疫情,也将是国内接下来面对新疫情挑战时,必须学会的核心精神。参考资料: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区文/王芊淩、图/巫俊郡延伸阅读新冠肺炎真的流感化了吗?公卫专家拿数据剖析流行趋势Omicron与流感重症死亡率差不多?医师:新冠「流感化」不见得是好事!20-49岁筑起免疫防火墙!公卫专家:疫情将走入地方流行流感监测